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有哪些方面?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审判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审判的提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审判的受理。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者接受口头起诉以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应当受理;不符合的,裁定不予受理。 审判的流程方面。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在审理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按撤诉处理。刑事被告人以外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附带民事部分可以缺席判决。 审判的调解。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调解达成协议并即时履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制作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审判结果的执行。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裁定生效后,被告人应当按照判决、裁定确定的内容及时履行赔偿义务。如果被告人不履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的来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当事人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