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视听资料的真伪,其证明力如何?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反映的声音、图像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它在当今的法律诉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判断视听资料的真伪以及其证明力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判断视听资料的真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三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于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判断视听资料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形式上进行审查。要查看视听资料的载体是否完整,比如录音的设备、录像的存储介质等是否有损坏、篡改的迹象。例如,如果录像文件的格式出现异常,或者文件大小与录制时长明显不符,就可能存在问题。二是从内容上进行审查。要考察视听资料的内容是否符合常理和逻辑。比如在一段对话录音中,如果一方的表述前后矛盾,或者与已知的事实严重不符,那就需要谨慎判断其真实性。三是借助专业技术鉴定。对于一些难以通过肉眼或简单判断确定真伪的视听资料,可以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这些机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检测视听资料是否经过剪辑、拼接等处理。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视听资料的证明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也就是说,如果视听资料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那么它的证明力就会大打折扣,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相反,如果视听资料来源合法、内容清晰、与案件事实密切相关,并且没有明显的疑点,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证明力。例如,在一些合同纠纷中,双方签订合同过程的录像可以清晰地反映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这种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就比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并不是绝对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其他证据的情况、当事人的陈述等,来最终确定案件事实。 综上所述,判断视听资料的真伪需要从形式、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必要时借助专业鉴定。而视听资料的证明力则取决于其自身的合法性、完整性和与案件的关联性等因素。在法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视听资料的相关法律规定,合理运用视听资料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辞职了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 留置后立案处理需要多长时间?
- 有抚养权的一方不抚养孩子该怎么办?
- 扣除员工水电费该如何做账?
- 公积金的钱不取出来是否有利息?
- 灵活就业不包含医疗时该怎么购买医疗?
- 电子证据取证规则是怎样的?
- 如何理解‘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如何入账?
- 哪些检查可以医保报销?
- 给别人介绍工作出现事故了,介绍人是否有责任?
- 出租车没有从业资格证会怎么处罚?
- 印花税计税金额与企业增值税进销不一致该如何处理?
- 公户转账并开了发票是否不符合借贷关系?
- 货款欠条怎么写才能在法律上生效?
- 驾驶车辆与驾驶证不符怎么处罚?
- 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 买房前与交房前需要注意哪些房产纠纷?
大家都在问
- 辞职了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 留置后立案处理需要多长时间?
- 有抚养权的一方不抚养孩子该怎么办?
- 扣除员工水电费该如何做账?
- 公积金的钱不取出来是否有利息?
- 灵活就业不包含医疗时该怎么购买医疗?
- 电子证据取证规则是怎样的?
- 如何理解‘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 社会团体会费票据如何入账?
- 哪些检查可以医保报销?
- 给别人介绍工作出现事故了,介绍人是否有责任?
- 出租车没有从业资格证会怎么处罚?
- 印花税计税金额与企业增值税进销不一致该如何处理?
- 公户转账并开了发票是否不符合借贷关系?
- 货款欠条怎么写才能在法律上生效?
- 驾驶车辆与驾驶证不符怎么处罚?
- 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 买房前与交房前需要注意哪些房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