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法中挪用资金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多少?

我想了解一下,在刑法里,挪用资金达到多少算数额较大呢?我身边有涉及到挪用资金的事情,想搞清楚这个数额标准,好判断情况的严重程度,不知道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准确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挪用资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挪用资金罪是一项重要的罪名,它关乎着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资金的安全与正常使用。而挪用资金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对于准确判定犯罪行为的性质和量刑具有关键意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2022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这里的“归个人使用”,指的是将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进行营利活动”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能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进行非法活动”则是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走私、贩毒等。 对于挪用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不退还”是指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这体现了法律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造成的后果。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认定挪用资金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量刑。这些因素包括挪用资金的用途、时间长短、是否退还等。例如,如果挪用资金时间较短且及时归还,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而如果挪用资金用于非法活动,即使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也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法律制裁。 总之,准确理解刑法中挪用资金数额较大的标准,对于维护单位资金安全和社会经济秩序至关重要。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触犯挪用资金罪。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