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公开审判有哪些规定?


刑事案件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即把法庭审判的全部过程,除休庭评议案件外,都公之于众。这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增强审判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能对司法审判起到监督作用,确保司法公正。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这里所说的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个人隐私案件,是指案件涉及个人不愿公开的生活琐事等内容。商业秘密案件,是指案件涉及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其次,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这是为了让公众能够知晓并参与到审判过程中。在审判过程中,法庭的审理过程应当公开进行,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 另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公开审判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无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判决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开,这是保障公民对司法审判结果的知情权,也是维护司法公正和公信力的重要体现。总之,刑事案件公开审判的规定旨在保障司法的公正、透明,同时也注重对一些特殊情况和特殊群体权益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