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在生活中听说过故意犯罪,但不太清楚具体怎么认定。比如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我怎么判断他是不是故意犯罪呢?是看他心里咋想的,还是看他具体做了啥行为呀?想了解下认定故意犯罪的标准到底是啥。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故意犯罪的认定标准。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出现。比如,甲为了杀害乙,拿着刀直接朝乙的要害部位砍去,甲的这种心理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放任”是指行为人虽然不是积极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但也不反对、不阻止,而是听之任之。例如,丙为了报复工厂老板,在工厂仓库放火,他明知仓库附近可能有工人休息,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但他仍然放火,对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结果持放任态度,这就是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从客观方面来说,行为人必须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比如,丁投毒杀害戊,戊因为服用了丁投放的毒药而死亡,这里丁投毒的行为与戊的死亡结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同时,行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不同的犯罪,其构成要件是不同的。比如,盗窃罪要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抢劫罪则要求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总之,认定故意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只有当主观和客观条件都符合法律规定时,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