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和几个朋友涉及到一起受贿的事,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共同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不知道是按照受贿的总额来算,还是按个人所得算,心里很忐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立案标准,好心里有个底。
展开


在法律中,共同受贿行为指的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要理解共同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我们需要先明白受贿的基本概念。受贿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对于共同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是《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根据该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强行索取财物的情形之一的。 在共同受贿案件中,各行为人受贿数额的认定是关键。共同受贿并不要求每个人实际分得的财物达到立案标准,而是按照共同受贿的总数额来确定是否达到立案标准。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受贿3万元,虽然平均每人1.5万元,未达到5千元的个人标准,但共同受贿总额达到了标准,两人都可能被立案追诉。 此外,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即使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只要参与了共同受贿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全面打击受贿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正性。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共同受贿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会综合考虑各行为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分得财物的情况等因素。但总体而言,共同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是以共同受贿的总数额为主要依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