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


室内环境污染指的是在封闭空间内,因各种因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室内环境的污染物来源广泛,比如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它们释放的有害物质会使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较为复杂。从常见的污染物来看,主要包括甲醛、苯、氨、氡等。甲醛是室内环境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它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胶粘剂等装修材料。长期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引发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 - 2022)明确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限值为0.10mg/m³。 苯系物也是常见的室内污染物,主要来自油漆、涂料、溶剂等。苯具有毒性,可损害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也有严格限制,规定其浓度不得超过0.11mg/m³。 氨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外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氨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限值为0.20mg/m³。 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来自建筑材料和土壤。长期接触氡气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我国相关标准对室内氡的浓度也有明确要求。 从污染程度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室内环境污染情况存在差异。在一些新装修的住宅、办公室等场所,由于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可能较为突出。一些老旧房屋可能存在通风不良等问题,也会导致室内污染物积聚。 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学校等,由于人员密集、通风条件有限,室内空气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家电、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多,也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等新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 - 2020)等,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消费者在装修和选择家具时,也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产品,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