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怎么确定?


在离婚纠纷中,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确定是很多当事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是基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生理和心理上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较高,母亲在抚养孩子方面通常更能给予孩子所需的照顾和关爱。从法律层面,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熟悉的成长环境。 然而,“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情况下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都必然归母亲。如果母亲存在一些不利于抚养子女的情形,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会予以支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四条规定,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这里的“其他原因”,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包括母亲有吸毒、赌博等不良嗜好,或者母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等情况。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父母双方也可以通过协议来确定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权。只要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法院一般会尊重双方的意愿。例如,父母双方都认为父亲的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且双方能够就抚养权问题达成一致,法院也会认可这种协议安排。 在确定抚养权时,法院始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为出发点。除了考虑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还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孩子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抚养能力包括经济收入、稳定的住所等物质条件,也包括父母的教育背景、品德修养等精神层面的因素。抚养条件则涉及到孩子生活的周边环境,如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孩子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孩子一直跟随某一方生活,改变生活环境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法院在判决时也会予以考虑。 对于想要争取两周岁以下子女抚养权的父母来说,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需要积极收集和提供有利于自己抚养孩子的证据。比如,母亲可以提供自己有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能够给予孩子充分陪伴的证据;父亲如果主张抚养权,则需要提供母亲存在不利于抚养孩子情形的证据,或者证明自己的抚养条件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以孩子的利益为核心,尽量减少离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 商品发货地是否可以作为合同约定点?
- 职业经理人把公司搞垮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 签证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示?
- 第三代社保卡申领进度如何查询?
- 离婚一方失信是否会影响孩子?
-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会有什么后果?
- 消费者的八大基本权利是什么?
- 法院判驳回是输还是赢呢?
- 完税凭证如何下载?
- 社保卡被别人偷拍且对方知道密码怎么办?
- 报税时应纳税所得额多好还是少好?
- 税收强制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有什么区别?
- 口头辞退该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 起诉离婚开庭时财产如何处理?
- 专利和著作权是否具有区别?
- 产假和陪产假分别有多少天,有什么规定?
- 社保申报个人明细如何排序?
-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离婚吗?
- 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负有哪些责任?
- 贪污罪的法律条例与定罪刑罚是怎样的?
大家都在问
- 商品发货地是否可以作为合同约定点?
- 职业经理人把公司搞垮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 签证应该在什么时候出示?
- 第三代社保卡申领进度如何查询?
- 离婚一方失信是否会影响孩子?
-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会有什么后果?
- 消费者的八大基本权利是什么?
- 法院判驳回是输还是赢呢?
- 完税凭证如何下载?
- 社保卡被别人偷拍且对方知道密码怎么办?
- 报税时应纳税所得额多好还是少好?
- 税收强制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有什么区别?
- 口头辞退该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 起诉离婚开庭时财产如何处理?
- 专利和著作权是否具有区别?
- 产假和陪产假分别有多少天,有什么规定?
- 社保申报个人明细如何排序?
- 遭遇家庭暴力可以离婚吗?
- 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负有哪些责任?
- 贪污罪的法律条例与定罪刑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