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关于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的抗辩权有哪些规定?

我把钱借给别人,对方一直没还。现在我把债权转让给了第三方,可债务人说他有抗辩权。我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了解一下关于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的抗辩权具体有哪些规定,这些规定对我有什么影响。
展开 view-more
  • #债权转让抗辩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转移给第三人的行为。而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所拥有的抗辩权,是保障其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关于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抗辩权的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抗辩权。简单来说,抗辩权就是债务人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当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债务人可以依据一定的理由拒绝履行义务,这种拒绝的权利就是抗辩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八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这意味着,即使债权已经转让给了第三方(受让人),债务人原本对原债权人(让与人)所拥有的抗辩权,依然可以用来对抗新的债权人。 举个例子,假如A借给B一笔钱,约定B在某个时间还款。但后来因为A没有按照约定提供相关服务(假设借款时附带了服务条件),B就有了不还款的理由。此时,如果A把对B的债权转让给了C,B同样可以以A未履行服务为由,向C主张抗辩权,拒绝向C还款。 债务人的抗辩权范围比较广泛,常见的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双方互负债务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则是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后履行一方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不安抗辩权是指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等情形时,可以中止履行。 在债权转让的情况下,债务人的这些抗辩权并不会因为债权的转移而消灭。这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债务人因为债权转让而陷入不利的境地。同时,这也要求新的债权人在接受债权转让时,要充分了解债权的相关情况,包括债务人可能存在的抗辩权。 对于债权人来说,在进行债权转让时,应当如实告知受让人债权的真实情况,包括债务人可能享有的抗辩权。否则,如果因为债权人未如实告知而给受让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总之,债务人在债权转让时的抗辩权是法律赋予债务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交易的公平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