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名誉权有几种行为?
我不太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算是侵害名誉权。想知道侵害名誉权具体有哪几种行为,这样我也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名誉权,避免自己不小心侵害他人名誉权,也能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所察觉。
展开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不当举动。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以下为您介绍常见的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首先是侮辱行为。侮辱就是使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人进行辱骂、嘲笑,或者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这些行为都是通过直接的、带有攻击性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让他人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和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其次是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这既可以是口头传播,也可以通过书面文字等形式。例如,毫无根据编造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并四处宣扬,使得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这种行为的关键在于所传播的内容是虚假的,并且对他人名誉造成了损害。 再者是新闻报道严重失实。如果新闻单位报道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从而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也构成侵害名誉权。比如在新闻报道中,夸大事实、歪曲真相,给当事人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文学作品使用素材不当也可能侵害名誉权。在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如果对人物的描写、情节的设定等使用素材不当,对特定人进行侮辱、诽谤,造成其名誉损害,也属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