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上诉后案件被发回重审是怎么回事?
我是一起案件的当事人,被告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了上诉,现在法院说案件要发回重审。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发回重审是重新审理整个案子吗?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重审有时间限制吗?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被告上诉发回重审是指在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而上一级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一审判决存在某些问题,将案件发回原来的一审法院,要求其重新进行审理的一种程序。 在不同类型的诉讼中,发回重审有着不同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形。在民事诉讼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也会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一审法院没有对合同关键条款的真实性进行充分调查,导致事实认定不清,二审法院就可能发回重审。 刑事诉讼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公开审判规定、违反回避制度等情形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比如在一起刑事案件中,审判人员与案件当事人存在亲属关系却未回避,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就会发回重审。 行政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原判决遗漏诉讼请求的,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例如,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出了多项赔偿请求,一审法院只对部分请求进行了审理和判决,二审法院就可能发回重审。 发回重审后,原审法院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就像重新开了一局比赛,要重新全面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和适用的法律。这意味着当事人有机会再次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提供证据,法院也会更加谨慎地作出判决。不过,发回重审的次数也有限制,以确保司法效率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民事诉讼中,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