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份债务人的定义和成立要件是什么?
按份债务人在法律领域有着明确的定义和特定的成立要件。下面我们分别来详细阐述。
首先,按份债务人的定义。按份债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务人按照各自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的债务。相应地,按份债务人就是承担按份债务的人。简单来说,在一笔债务中,如果有多个债务人,他们每个人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比例来承担债务的偿还责任,这些债务人就是按份债务人。比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向丁借款 30 万元,约定甲承担 10 万元的偿还责任,乙承担 10 万元,丙承担 10 万元,那么甲、乙、丙就是按份债务人,他们各自只对自己所承担的份额负责。
接下来,探讨按份债务人的成立要件。
第一,债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为两人或两人以上。这是按份债务成立的基本前提。如果只有一个债务人,那就不存在按份的问题了。就像前面举例的甲、乙、丙三人共同借款,如果只有甲一人借款,那就是单一债务人的债务,不构成按份债务。
第二,给付须基于同一原因。这里的同一原因可以是合同、侵权行为等。也就是说,多个债务人的债务是基于同一个法律事实而产生的。例如,甲、乙、丙三人共同与丁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因为这份合同产生了向丁支付货款的债务,这就是基于同一合同原因产生的按份债务。
第三,债的标的为可分。所谓可分,是指作为债的标的的给付可以分成数个给付,并且不损害其性质和价 值。比如,甲、乙、丙三人共同购买了一批价值 30 万元的货物,约定每人承担 10 万元的货款,货物可以按照价值进行分割,这种情况下就满足债的标的可分的条件。如果债的标的是不可分的,如一幅独一无二的名画,就不能成立按份债务。
第四,各债务人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这是按份债务的核心特征。各债务人的份额必须是明确的,可以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是法律的规定。例如,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各自承担债务的比例;或者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按照均等份额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七条规定:“债权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享有债权的,为按份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标的可分,按照份额各自负担债务的,为按份债务。按份债权人或者按份债务人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该条法律明确了按份债务的概念和份额确定的规则,为按份债务人的相关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了解按份债务人的定义和成立要件,有助于我们在涉及多人债务关系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无固定期限是劳动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吗?
合伙企业债务该如何承担?
如果一个人死了欠的债该如何处理?
个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是什么?
租金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认罪认罚后法庭最后陈述词有哪些范文?
科目一考试中机动车号牌丢失或损毁该如何处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否要求有非法占有目的?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多少钱?
房产税是否计入税金及附加?
未带头盔被罚款不交的话会怎么样?
清税材料证明怎么开具?
没有证人的情况下如何认定故意伤害?
复婚后财产要怎么约定?
员工癫痫工伤鉴定为几级?
代写遗嘱有什么规定呢?
如何选择公司注册地址?
法院判决离婚该如何抗诉?
依法免除责任的条件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