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住宅的定义具体是什么?
我买了套房子,开发商说是复式住宅,但我不太清楚复式住宅到底是啥样的。我想知道复式住宅的准确定义,它和普通住宅有啥区别,定义在法律上有相关依据不?
展开


复式住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住宅形式。简单来说,复式住宅是在建造上每户占有上下两层空间,通过楼梯在户内进行连接,下层供起居用,如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上层供休息睡眠和贮藏用。 从法律层面来看,虽然并没有专门针对“复式住宅”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但在房地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对于房屋的面积计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规定间接涉及到了复式住宅的一些特征。 在面积计算上,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对于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复式住宅中往往存在一些挑空区域,如果后续进行隔层处理,对于隔层部分的面积计算就需要依据此规范。比如,原本挑空部分结构层高超过2.20m,隔层后两层都要按照相应规则计算面积。 从规划设计角度,《住宅设计规范》对住宅的功能布局、空间尺寸等有一定要求。复式住宅的设计也需要符合这些基本规定,像楼梯的宽度、坡度等都有相应标准,以保障居住者的安全和使用便利性。例如,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复式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的立体利用。普通住宅一般是平面布局,空间相对较为单一;而复式住宅通过上下两层的设计,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静分区。比如,将卧室等休息区域设置在上层,将客厅、厨房等活动区域设置在下层,避免了相互干扰。 总之,虽然法律没有直接定义复式住宅,但在房地产开发、销售等环节,复式住宅要遵循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以保障其质量和居住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