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时间是怎样的?

我想知道在实际执法中,依据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拘传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我不太清楚这两部法律对于拘传时间的具体要求,也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我担心如果遇到拘传情况,不了解时间规定会导致自己权益受损,所以想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view-more
  • #拘传时间
  • #人民警察法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合法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它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本身并没有对拘传时间作出专门规定。拘传时间的规定主要还是以刑事诉讼法为准。因为拘传涉及到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所以法律严格规定了其适用条件和时间限制,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执法机关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如果超出法定的拘传时间限制,就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