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执行和强制执行有什么区别?
我和别人有经济纠纷,法院判我胜诉了,但对方一直不还钱。我听说有申请执行和强制执行,不太明白这两者到底有啥不一样,是申请执行后就会强制执行吗?它们各自的流程和条件是怎样的呢?希望能弄清楚这些,好尽快拿到我的钱。
展开


申请执行和强制执行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法律概念。 申请执行是指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在合同纠纷中,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支付货款,被告到期未支付,原告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强制执行则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强制执行是法院依职权进行的一种司法行为。当法院收到当事人的申请执行书后,会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 简单来说,申请执行是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前提,当事人不主动申请,法院一般不会主动去强制执行。而强制执行是法院对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的强制手段,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所以,申请执行和强制执行是有明显区别的,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需要先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执行,然后再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