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用人合同签订基本工资与岗位工资的区别是什么?
我和单位签用人合同的时候,发现合同里写了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我不太明白这两者有啥不一样,工资不就是我工作拿到的钱吗,为啥要分这两项?这对我以后的收入和权益有啥影响呢?我想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展开


在单位用人合同中,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二者的区别。 基本工资是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具有相对稳定性。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在工作中具体表现如何,是否完成了额外的任务,这部分工资都是会发放给你的。基本工资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重要收入来源,它是劳动者在正常出勤情况下能够获得的较为固定的报酬。 岗位工资则是根据劳动者所在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劳动强度等因素来确定的工资。不同的岗位,其岗位工资会有所不同。岗位工资体现了岗位的价值和重要性,一般来说,岗位的职责越重要、技能要求越高、劳动强度越大,岗位工资也就越高。岗位工资会随着劳动者岗位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这就赋予了用人单位在制定工资结构时一定的自主权,所以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的标准。 二者的区别还体现在计算方式上。基本工资通常是按照固定的金额或者一定的比例来确定的,相对比较固定。而岗位工资可能会与绩效考核等挂钩,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进行调整。如果劳动者在岗位上表现出色,完成了较高的工作目标,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岗位工资;反之,如果工作表现不佳,岗位工资可能会相应降低。 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在用人单位的工资体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工资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而岗位工资则激励劳动者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体现了岗位的价值和劳动者的工作绩效。劳动者在签订用人合同时,应该仔细了解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的具体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