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和受贿有什么区别,行贿罪是什么?


行贿和受贿是两种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它们各自的定义和区别,再详细解释行贿罪。 行贿和受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行为主体来看,行贿是给予财物的一方,受贿是接受财物的一方。比如在一些商业合作中,A公司为了拿到项目,给负责审批的官员B送钱,A公司的行为就是行贿,官员B接受钱的行为就是受贿。从行为目的来讲,行贿方往往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像为了获取项目、逃避处罚等。而受贿方则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接下来详细说说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这里的不正当利益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例如,张三为了让税务官员李四少收自己企业的税款,给李四送了一笔钱,张三的行为就可能构成行贿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同时,行贿罪的处罚也有相关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行贿和受贿是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行贿罪有着明确的法律定义和处罚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远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