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吊销与注销有什么区别?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最近经营不下去了,想了解下企业吊销和注销这两个概念。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啥不同,对我处理公司后续事宜会有什么影响,比如债务处理、法人信用之类的,希望能有专业解答。
展开


企业吊销和注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企业吊销是指企业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因为做了违反规定的事情,被政府部门强行不让继续经营了。例如,企业存在虚假注册、超范围经营、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等情况,都可能会被吊销营业执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被吊销后,主体资格依然存在,但不能再从事经营活动。 而企业注销则是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主动向登记机关申请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为。这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正常途径。注销的流程一般包括清算、公告、税务注销、工商注销等环节。企业完成注销后,其法人资格彻底消灭,权利义务也随之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八条规定,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一)法人解散;(二)法人被宣告破产;(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从影响方面来看,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人员会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在一定期限内不能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而企业正常注销后,对法定代表人等相关人员通常不会有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吊销是被动的行政处罚,注销是主动的合法退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若要结束经营,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注销,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