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和合同诈骗有哪些区别?


贷款诈骗和合同诈骗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侵犯客体不同**: 这两种犯罪侵犯的都是复杂客体,都涉及侵犯财产所有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合同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合同监管制度,侧重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中合同的正常签订与履行。例如,在一些商业合作中,一方通过虚构事实签订合同骗取另一方财物,就破坏了正常的合同管理秩序。而贷款诈骗罪更侧重于侵犯金融管理秩序,特别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比如,有人编造虚假项目向银行申请贷款,就对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侵害。 **发生场合不同**: 合同诈骗罪通常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涉及到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例如,在买卖货物的合同中,一方以次充好交付货物,骗取对方货款,就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实施的诈骗行为。贷款诈骗罪则发生在行为人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虚假的贷款材料或手段骗取贷款。比如,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抵押物证明等来获取银行贷款。 **侵害直接对象不同**: 合同诈骗罪直接侵害的是合同相对方的财物或贷款,即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比如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诈骗方骗取发包方的预付款。贷款诈骗罪直接侵害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给金融机构的资产安全带来威胁。例如,企业虚构项目骗得银行的大额贷款后无法偿还。 **犯罪主体不同**: 单位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但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也就是说,单位组织如果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诈骗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了合同诈骗罪的相关情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而贷款诈骗罪相关规定中,对自然人犯此罪根据不同情节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如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