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既遂与未遂有什么区别?
犯罪的既遂与未遂是刑法中关于犯罪形态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犯罪既遂和未遂的概念。犯罪既遂指的是犯罪行为已经完全符合了刑法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完成了他想做的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结果。例如,在故意杀人罪中,犯罪人实施了杀人行为,并且被害人死亡,这就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既遂。
而犯罪未遂则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也就是说,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了,但因为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被他人阻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障碍等,导致犯罪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比如,在上述故意杀人的例子中,如果犯罪人已经实施了杀人行为,但被害人经过抢救活了下来,那么这个犯罪行为就属于未遂。
从法律依据上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了法律对于犯罪未遂的认定和处罚原则。
犯罪既遂和未遂在处罚上也有所不同。对于既遂犯,法院会按照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而对于未遂犯,虽然也会进行处罚,但由于其犯罪行为没有完全得逞,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所以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 现了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判断犯罪是既遂还是未遂,关键在于看犯罪行为是否符合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同的犯罪,其既遂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犯罪以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为既遂标准,如盗窃罪,以行为人取得财物为既遂;有些犯罪则以行为的完成为既遂标准,如脱逃罪,只要行为人逃出了监管机关的控制范围,就构成既遂。
总之,犯罪既遂和未遂在概念、法律依据、处罚以及判断标准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对于准确认定犯罪行为和正确适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职业病未达到等级离职是否有补偿?
出书出版合同该如何签订?
合资公司申请破产后,债务该如何偿还?
加班不给工资不调休是否犯法?
小学生性骚扰该怎么举报?
不说明惩戒措施,发生了才进行惩罚是否合理合法?
外地社保在本地就医要怎么报销?
被撞后如何要求对方赔偿?
行政拘留人员去外地了该怎么办?
农村社保如何缴费?
代收后付费电费有哪些举措?
农村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是怎么回事?
故意致人死亡刑法审判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有社保但是自费了该怎么报销?
离婚后离婚协议能不能修改?
职工是否一定要给予年假?
买家遗失发票后退货时如何处理税款?
通知上班不去是否违法?
民法典中非法债务能否索要违约金?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