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的区别是什么?


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定义和性质 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它具有强制性,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都必须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商业三者险则是车主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购买的一种保险。它是对交强险的补充,当交强险赔偿不足时,商业三者险可以继续进行赔偿。 二、保障范围 交强险的保障范围相对固定和统一。在交通事故中,只要造成了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责任,交强险都会在一定的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不过,交强险的赔偿限额相对较低。例如,在被保险人有责任的情况下,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 商业三者险的保障范围则可以由车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车主可以选择不同的保额,保额范围通常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商业三者险的赔偿范围和交强险类似,但它没有交强险那样的无责赔偿规定,只有在被保险人负有责任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赔偿。 三、保费 交强险的保费实行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主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座位数等因素来确定。例如,家庭自用汽车6座以下的交强险保费为950元/年。而且,交强险的保费会根据车辆上一年度的交通事故情况进行浮动。如果上一年度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保费会有一定的优惠;反之,如果发生了多次交通事故,保费则会相应增加。 商业三者险的保费则根据车主选择的保额、车辆的使用性质、驾驶人员的年龄和驾驶记录等多种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保额越高,保费也就越高。不同的保险公司在保费计算上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四、理赔原则 交强险在理赔时,遵循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无论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有过错,交强险都会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驾驶等,保险公司在赔偿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商业三者险在理赔时,通常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在被保险人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会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赔偿。而且,商业三者险在理赔时可能会有一些免赔条款,如绝对免赔额等。车主在购买商业三者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了解这些免赔条款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虽然都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权益,但它们在定义、性质、保障范围、保费和理赔原则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车主在购买车险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以确保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