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共犯和帮信罪有什么区别?


诈骗罪共犯和帮信罪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从主观故意来看,诈骗罪共犯要求行为人必须对诈骗行为有明确的认知和故意,即知道自己在和他人一起实施诈骗活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诈骗结果的发生。例如,张三和李四商量好一起通过虚假交易来骗取他人钱财,张三负责联系买家,李四负责伪造交易记录,他们都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诈骗,这就是典型的诈骗罪共犯故意。而帮信罪的主观故意相对较弱,行为人只需要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支付结算等帮助即可,不要求对犯罪的具体细节和最终结果有明确的认识。比如王五知道赵六在网上进行一些违法活动,但不清楚具体是诈骗,只是为赵六提供了服务器租赁服务,王五就可能构成帮信罪。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诈骗罪共犯参与到了诈骗犯罪的核心环节,他们的行为直接作用于诈骗行为本身,是诈骗行为得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前面例子中的张三和李四,他们的行为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了诈骗的全过程。帮信罪的行为人主要是为犯罪提供外围的帮助行为,并不直接参与到犯罪的核心过程中。例如为网络犯罪提供技术维护、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 再者,从法律规定和量刑方面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帮信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总体而言,诈骗罪的量刑通常比帮信罪更重,因为诈骗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