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与遗赠有什么区别?


赠与合同和遗赠在法律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双方达成一致,一方愿意给,另一方愿意要。而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从主体方面来看,赠与合同涉及赠与人与受赠人双方,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必须双方都有一致的意思表示,赠与才能成立。比如张三要把自己的一辆汽车赠与李四,李四得同意接受才行。而遗赠是单方的法律行为,遗赠人立下遗嘱时不需要征得受遗赠人的同意,只要遗赠人作出意思表示,遗赠即成立。 从发生时间上,赠与合同通常是在赠与人在世时就发生财产的转移。比如王五把自己的一幅画当场送给赵六,画的所有权马上就转移给赵六了。而遗赠是在遗赠人死亡后才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当遗赠人去世后,受遗赠人才有权按照遗嘱接受遗赠的财产。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而关于遗赠,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继承编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从财产交付来看,赠与合同生效后,赠与人通常要立即或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财产交付给受赠人。而遗赠中,受遗赠人在遗赠人死亡后,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然后才能实际取得财产。 总之,赠与合同和遗赠在主体、时间、法律依据和财产交付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谨慎决定。如果是想在生前就完成财产转移,赠与合同是合适的选择;如果想在去世后将财产留给特定的人,那么遗赠更符合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