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承诺超期与承诺延误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和别人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涉及到承诺这一环节,不太清楚承诺超期和承诺延误到底有啥不同。承诺超期是不是直接就无效了,承诺延误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想知道这两者具体的区别,好处理后续的合同事宜。
展开 view-more
  • #承诺期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超期与承诺延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上的定义、构成条件以及法律后果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来了解承诺超期,它指的是受要约人主观上超过承诺期限而发出的承诺。也就是说,受要约人本来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回应,但由于自身的原因,过了这个时间才发出承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承诺超期会被视为新要约,需要经过原要约人重新承诺合同才可能成立。如果原要约人没有及时通知认可该超期承诺有效,那么原要约就失效了。 而承诺延误则是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因其他原因(如邮政投递延误、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了承诺期限。《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也就是说,承诺延误原则上是有效的,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不接受。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因不同,承诺超期是受要约人自身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承诺延误是由客观因素导致的。并且,法律后果也有差异,承诺超期一般视为新要约,而承诺延误原则上承诺有效。 在实际的合同签订过程中,区分承诺超期与承诺延误非常重要。对于要约人来说,如果收到超期承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及时通知认可其效力;对于受要约人,如果遇到承诺延误的情况,要及时与要约人沟通,了解要约人的态度,以确定合同是否能够顺利成立。只有准确把握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