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离职和辞职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体制内工作,现在想离开这个岗位,但不太清楚离职和辞职有啥不同。不知道这两者在手续办理、后续影响等方面会有什么区别,想弄明白这些,以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离开体制。
展开


体制内的离职和辞职在法律层面和实际操作中存在明显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辞职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离职则含义更为宽泛,既包括劳动者主动离开,如辞职;也包括被动离开,像被单位辞退、开除等情况。 在体制内,两者在手续办理上也有差异。以公务员为例,依据《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公务员辞职,需提出书面申请,由任免机关审批,审批期间,不得擅自离职。经批准后,办理公务交接等手续,最后获得同意辞职的批复。而离职的手续则因离职原因不同而不同。如果是被辞退,根据《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由所在机关提出建议,按管理权限审批,并将辞退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同时办理相关手续。 在后续影响方面,辞职后,公务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重新就业,在符合条件时还能再次报考公务员。但如果是被辞退,根据规定,五年内不得重新录用为公务员。另外,从档案记录来看,辞职在档案中的记录相对较为平和,一般只是正常的工作变动记录;而辞退等离职情况可能会对个人档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一些对个人履历要求较高的工作机会。 所以,体制内人员在决定离开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是辞职还是其他离职方式,避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