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定书和判决书是否有区别?
我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收到了裁定书和判决书,不太明白它们有啥不同。想知道这两者是不是一回事,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在作用、内容等方面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
展开


裁定书和判决书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从定义来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通俗来讲,就是对案件中双方争议的核心问题,像权利义务关系、纠纷的最终处理结果等进行判定。而裁定书主要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处理决定。例如在案件审理中,关于是否准许撤诉、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程序问题,就会用裁定书来处理。 从适用范围上看,判决书适用于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比如合同纠纷中判定哪一方违约,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等。而裁定书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部分实体问题(如先予执行)外,主要用于程序问题。在一个案件中,可能会有多个裁定书,但一般只有一个生效判决书。 在格式和内容上,判决书内容相对复杂,它要详细叙述案件事实、双方的主张、法院认定的证据和理由,以及最终的判决结果。而裁定书内容相对简单,主要针对具体的程序事项或部分实体事项说明理由和作出决定。 从上诉期限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所以,判决书和裁定书在上诉期限上也存在差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