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裁定和判决有什么区别?
我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收到了决定、裁定和判决,但是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同。想知道在法律上,这三者在适用情况、效力等方面都有哪些区别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决定、裁定和判决是司法机关在不同情形下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首先说判决。判决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也就是案件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的处理决定。简单来讲,就是对原告和被告之间争议的核心问题给出最终的结论,比如在民事案件中,判决会明确判定谁胜诉谁败诉,以及败诉方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像赔偿损失、归还财物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作出判决。判决一般以书面形式呈现,并且具有终局性,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接着是裁定。裁定主要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或者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进行的处理。比如是否允许当事人撤诉、是否同意财产保全申请等。裁定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判决相比,裁定更加侧重于对程序的把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最后是决定。决定通常是司法机关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所作出的处理。例如对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决定、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决定等。决定一经作出,一般立即生效,当事人不能上诉,但有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比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综上所述,判决解决实体问题,裁定处理程序问题,决定针对特殊事项,它们在适用对象、表现形式、法律效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