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与再审有什么区别?
我收到了法院的判决结果,但我觉得这个判决不太合理。有人跟我说可以申诉,也有人建议我申请再审。我不太清楚申诉和再审到底有啥不一样,想知道它们在适用情况、程序上到底有哪些区别,该怎么选择?
展开


申诉和再审是法律程序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 申诉,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等法律文书,认为存在错误,向法院或者其他有关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申诉是一种民主权利,它并没有必然启动后续的法律程序。申诉的主体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申诉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当事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申诉。不过,申诉并不一定会导致案件重新审理,它只是为司法机关发现错案提供了线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再审则是一种正式的审判监督程序。当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检察院的抗诉等,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再审程序一旦启动,就意味着案件要重新进行审理。再审的启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例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这些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再审的申请有时间限制,一般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总的来说,申诉是一种提出疑问和请求的行为,不一定会引发重新审判;而再审是一种严谨的法律程序,一旦启动就会对案件重新审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