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证据有哪些区别?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纠纷,不确定该走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听说两者的证据有区别,我想知道具体有什么不同,比如在证据的种类、收集方式、证明标准这些方面,了解这些区别对我选择合适的诉讼途径很重要。
展开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证据存在多方面的区别。首先是证据种类,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民事诉讼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刑事诉讼证据则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意味着在不同类型的诉讼中,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材料范围有一定差异。 其次是收集方式。在民事诉讼中,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一般由当事人自己去收集证据,必要时也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而在刑事诉讼中,大部分证据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依法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然也有权收集证据,但能力相对受限。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对犯罪的打击,所以公权力机关在证据收集上承担主要责任。 再者是证明标准不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通常是“高度盖然性”,也就是一方提供的证据能使法官认为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法官就可以认定该事实。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要求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即证据要能够确凿地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不能存在合理的怀疑。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到对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所以要求更严格的证明标准。 此外,证据的审查程序也不同。民事诉讼中,法官对证据的审查相对灵活,主要依据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情况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刑事诉讼中,由于涉及到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和打击犯罪的平衡,对证据的审查更为严格,有一系列严格的法定程序,比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