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哪些区别?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确实存在不少区别。 首先,保护对象不同。发明的保护对象更为广泛,可以是材料、用途、生产工艺、结构等等的技术方案;而实用新型的保护对象只能是以形状、结构的特征为主的技术方案。简单来说,发明涵盖的领域更广,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这些方面。《专利法》第二条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其次,保护期限不一样。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只有10年,都是从申请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申请发明专利,你能在更长时间内拥有该技术的独占权。《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再者,审查过程有差别。申请发明专利的审查过程比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复杂。对实用新型只进行初步审查,而对发明专利除了初步审查之外,还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所以,发明专利的审查更为严格,耗时也更长。《专利法》规定:专利局收到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不再进行实质审查,即可公告,并通知申请人,发给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而对发明专利,则必须经过实质审查。 另外,审查周期不同。实用新型专利一般6个月左右能够拿到专利证书,发明专利一般一年半左右拿到专利证书,不过发明专利由于技术领域广,不同技术领域的审查周期差别较大,有的技术领域可能需要2 - 3年,甚至更久。 最后,创造性要求有高低之分。在专利的创造性审查过程中,发明专利需要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实用新型专利只需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新型的创造性水平要求比发明要低。 相关概念: 技术方案: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具体构思,是利用自然规律、自然力使之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 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所做出的发明。 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