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土地转让和划拨的区别有哪些?

我想搞清楚土地转让和划拨这两种获取土地的方式有啥不同。我最近在考虑参与一些土地相关的项目,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多。不知道它们在程序、费用、使用限制等方面具体是怎样的情况,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土地转让
  • #土地划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土地转让和划拨是两种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下面我们从几个重要维度来详细分析。 首先,从定义上看,土地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等方式。通俗来讲,就是土地的现有使用者把自己手中的土地使用权转给别人。而土地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简单理解,就是政府直接把土地给特定的使用者,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需要使用者支付一些补偿费用。 在取得方式上,土地转让一般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在土地二级市场上进行。转让方和受让方需要签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受让方支付一定的转让价款,价格往往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土地划拨是由政府根据公共利益等因素进行分配,通常适用于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等。划拨土地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而是由政府行政指令来确定土地使用者。 费用方面,土地转让时,受让方需要支付土地转让金,这个金额通常较高,因为它包含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土地开发成本等因素。此外,还可能涉及到契税、印花税等税费。而土地划拨如果是无偿取得,使用者不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但可能需要承担土地的补偿、安置等费用。这些费用相对土地转让金来说,一般要低很多。 使用期限也是两者的重要区别。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一般根据土地的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居住用地的使用期限一般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等。期限届满后,使用者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续期手续。而划拨土地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但如果土地使用者不再符合划拨用地的条件,或者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时,土地可能会被收回。 在转让限制上,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以自由转让。这些条件包括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等。而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则受到严格限制。一般情况下,划拨土地需要先办理土地出让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后才能进行转让。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土地转让和划拨有明确规定。该法第八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第四十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综上所述,土地转让和划拨在定义、取得方式、费用、使用期限和转让限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土地取得方式,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