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劳动争议及其主要处理依据是什么?
开除劳动争议指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劳动者的决定而引发的纠纷。通俗来讲,就是单位把员工开除了,员工觉得不合理,双方因此产生了矛盾。
从法律角度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开除劳动者,否则就可能引发劳动争议。例如,单位不能因为员工拒绝不合理的加班要求就将其开除。
处理开除劳动争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比如,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就直接开除员工,这种做法就可能违反了《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根据该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例如,如果员工在工作中严重违反单位的考勤 制度,多次无故旷工,单位可以依据这一条款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比如,员工在单位工作了三年,正常的经济补偿是三个月工资,那么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就需要支付六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
在处理开除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单位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离婚后监护权在老公那边,我能带孩子过夜吗?
房照上标明单独所有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房租交了一个月但没住满是否可以退?
反间谍法是何时开始实行的?
不到一个月就被辞退了该怎么办?
哪些属于食品经营许可的范围?
出售二手车增值税报表该怎么填?
打一巴掌要求拘留且不和解是否可行?
先入院后备案能否报销?
人民检察院对政府的监督属于什么监督?
门面房退税政策怎样退税最快?
公司不足额发放加班费是否算违法?
没取得土地证之前土地款能否放在在建工程?
被保险人在投保后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单位以帮扶关系推脱劳动关系该怎么办?
共同犯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4年打架民事赔偿责任划分依据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