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施工关系与其它法律关系该如何区分?


在建筑领域,准确区分挂靠施工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十分重要,这涉及到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下面我们详细了解如何进行区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挂靠施工关系。挂靠施工,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或者低资质的施工企业借用高资质企业的名义来进行工程建设。《建筑法》明确禁止这种行为,第26条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接着,我们将挂靠施工关系与其他常见法律关系进行对比区分。 与转包关系的区分。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转包中,转包人一般收取一定管理费后,不再参与工程的实际管理。而在挂靠关系中,被挂靠方往往只是出借资质,收取管理费,对工程的实际施工管理介入较少,但名义上还是由被挂靠方进行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78条规定,转包是明确禁止的行为。 与分包关系的区分。合法的分包是指总承包单位将其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分包需要在总承包合同中有约定或者经建设单位认可,并且分包单位不能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而挂靠关系中,挂靠人往往是自行组织人员、设备等进行施工,被挂靠方并不对挂靠人的施工活动进行实质性管理。《建筑法》第29条对分包作出了规定,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在实际判断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人员方面,如果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被挂靠企业没有劳动关系,而是实际施工人自行聘请的,这很可能是挂靠关系。资金方面,工程款如果不是由发包方直接支付给承包方,而是经过中间环节转给实际施工人,也可能存在挂靠情况。施工管理方面,若实际施工人独立组织施工,被挂靠方不参与具体管理,这也符合挂靠的特征。 总之,准确区分挂靠施工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对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