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程序该怎么走?
离婚起诉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夫妻中的一方向法院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流程。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起诉阶段。起诉方要准备好民事起诉状、结婚证、身份证、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等材料。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要带上相关的财产证据,比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写好起诉状后,将其和相关证据一并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一般是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接着是法院受理阶段。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和相关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会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立案后,法院会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然后是审理阶段。审理前,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审理时,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然后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及时作出判决。判决书送达后,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因工伤解除合同的应该怎么赔偿?
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抚养权会判给谁?
人民调解中当事人是否保留最终决定权?
发票报完税之后还有用吗?
社保卡是否可以跨区域使用?
居委会单方要求可以进行调解吗?
查封企业和查封企业的车辆是一样的吗?
二婚了离婚证可以销毁吗?
老人申请廉租房但子女有房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拆迁评估的有效时间是多久?
公司退市的条件和要求是什么?
差额征税发票按哪个金额入账?
网签合同开发商没盖章,想退房是否有效?
医保扣除与什么有关?
双方互殴导致一死一伤会怎么判刑?
购房时一般交多少定金?
债权人是否可以就一方婚后债务向债务人配偶主张权利?
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中超标排污加倍征税是怎么回事?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