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核定是否需要成本费用?


在探讨个体户核定是否需要成本费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个体户核定征收这种征收方式。核定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 对于采用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税务机关通常是根据其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来核定应纳税额。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个体户提供详细的成本费用资料。例如,街边的小杂货店,税务机关可能根据店铺的面积、所在位置、大致的客流量等情况,直接核定其每月应缴纳的税款,而不依赖于该杂货店具体的成本费用是多少。这一规定依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定期定额征收的适用范围和核定方法等内容。 然而,如果是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个体户,成本费用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税务机关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再根据纳税人一定经营时期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这里,成本费用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依据。比如,一家个体餐饮企业,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10%,如果该企业一个月的收入是10万元,成本费用是8万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可以通过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后,再乘以应税所得率来计算。依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所以,个体户核定是否需要成本费用,取决于具体的核定征收方式。定期定额征收通常不需要详细成本费用资料,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则需要依据成本费用来计算应纳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