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否包含本数?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涉及到是否包含本数的问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理解。 首先,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划分。该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里的“已满”,根据《刑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也就是说,“已满十六周岁”包含十六周岁这一本数,当一个人刚好年满十六周岁时,其犯罪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其中“已满十四周岁”包含十四周岁,即年满十四周岁的人,在实施特定的八种犯罪时要承担刑事责任;“不满十六周岁”则不包含十六周岁。同理,“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已满十二周岁”包含十二周岁本身。 这种关于本数的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司法实践来说,准确认定年龄以及是否包含本数,能够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既不会让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逃避法律制裁,也不会让未达到相应责任年龄的人被错误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刑法在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上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中的“已满”包含本数,而“不满”不包含本数。这一规定为司法机关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