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逃逸存在未遂的情况吗?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有个人撞车后想跑,结果没跑掉被拦住了。我就想知道,像这种想逃逸但没成功的,在法律上算逃逸未遂吗?逃逸这个行为在法律里到底有没有未遂这一说呢?我不太懂,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逃逸未遂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语境中,探讨逃逸是否存在未遂的情况,需要结合不同法律领域来分析,下面主要从交通肇事逃逸和刑事犯罪后逃逸两个常见方面展开。 首先来看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法律原理上来说,交通肇事逃逸存在未遂的可能。判断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未遂,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跑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例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对‘交通肇事逃逸’进行了定义。如果某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驾车逃离现场,但很快就被警方设卡拦截或者被周围群众阻拦未能逃脱,其主观上有逃避责任的故意,客观上也实施了逃跑行为,只是因为外部因素没有成功逃离,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未遂。 再看刑事犯罪后逃逸。在刑事犯罪领域,犯罪分子犯罪后为逃避刑事处罚而逃跑也是常见情形。从刑法理论来讲,同样可能存在逃逸未遂。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试图逃离犯罪现场或者司法机关的控制范围,但是由于被他人及时发现并制服、被警方迅速追捕到案等原因而未能逃脱。虽然我国刑法没有针对逃逸未遂作出专门的条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案件事实来综合考量。例如在量刑时,逃逸未遂与成功逃逸在情节严重程度上是有区别的,逃逸未遂相对来说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可能稍小一些。 综上所述,无论是交通肇事领域还是刑事犯罪领域,逃逸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未遂的情况。在具体案件的判断中,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未能逃逸成功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