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间接故意存在行为犯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对间接故意和行为犯的概念有些混淆。我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间接故意这种主观心态下,会不会有行为犯的情况呢?就是说行为人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但只要实施了特定行为就构成犯罪的这种情况,能帮我解答一下吗?
展开 view-more
  • #间接故意
  • #行为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弄清楚间接故意是否存在行为犯,我们得先分别了解间接故意和行为犯的概念。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简单来讲,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对这个结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啥叫放任呢?就是说行为人既不积极去追求这个危害结果的发生,也不采取措施去阻止它发生,而是任凭这种结果自然发展。比如说,张三为了杀死李四,在李四家厨房安装了定时炸弹,但他也知道李四的妻子王五可能也会在爆炸时遇害。张三虽然不是刻意要杀王五,但他对王五可能被炸死这个结果持放任态度,这就是间接故意。 行为犯,是和结果犯相对的一个概念。结果犯要求犯罪行为必须造成特定的危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而行为犯呢,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危害行为,不论是否产生了实际的危害结果,都构成犯罪。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非法拘禁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不管有没有对被害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都构成非法拘禁罪。 那么,间接故意是否存在行为犯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刑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间接故意的行为犯。有些犯罪,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虽然主观上是间接故意,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但只要实施了法律规定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比如一些破坏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人可能只是为了获取一些利益或者满足某种心理,对破坏公共设施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持放任态度,但只要实施了破坏行为,就构成了相应的犯罪。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刑法并没有明确将间接故意排除在行为犯的主观构成要件之外。只要符合行为犯的构成要件,并且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间接故意,就可以认定为间接故意的行为犯。这是因为,刑法关注的不仅仅是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类型,更重要的是行为本身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危害。所以,在判断一个犯罪是否属于间接故意的行为犯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和实施的具体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