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规定并非所有房产都能被继承吗?
我家里有套房子,我以为等老人去世后肯定能继承,可听人说不是所有房产都能被继承。我就想弄清楚,继承法是不是真有这规定,哪些情况下房产不能被继承呢?
展开


在我国,确实并非所有的房产都能够被继承,这与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继承的基本概念。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对于房产继承而言,合法有效的房产才是可以被继承的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能够被继承的房产需是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如果房产本身存在产权争议,例如该房产正处于诉讼阶段,其产权归属尚未明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房产是不能直接被继承的。因为在产权不清晰时,无法确定该房产是否真正属于被继承人,也就不能确定其是否属于可继承的遗产范围。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房产是通过违法途径获得的,比如通过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的房产,那么这种房产也不能被继承。因为法律不保护非法所得,非法获得的房产不属于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自然不能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另外,有些房产可能存在特殊的性质,例如公租房。公租房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承租人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所以当承租人去世后,公租房不能作为承租人的遗产被其继承人继承,不过符合条件的共同居住人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继续承租。 此外,被继承人在生前已经对房产进行了合法有效的处分,比如将房产赠与他人或者已经通过合法的买卖合同将房产转让给了第三人,那么在被继承人去世后,该房产已经不再属于其遗产,也就不能被继承。 综上所述,继承法明确规定,只有被继承人合法拥有的房产才能被继承。在处理房产继承问题时,一定要明确房产的产权状况和合法性,以确保继承行为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