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真的不管孩子吗?


未成年人保护法当然是管孩子的,不过它的“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管束和惩罚,而是从多个方面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旨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律。它是从关爱和引导的角度来“管”孩子。 从具体内容来看,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等;学校保护要求学校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等;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树立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等;网络保护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等;政府保护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并不是只保护不约束。对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该法也有相应的干预和矫治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说明法律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时,主要目的还是教育和挽救,让他们能够认识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来。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全方位地“管”孩子,既保护他们的权益,也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