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变更后原劳动合同是否会终止?


在探讨法人变更后原劳动合同是否会终止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这意味着,法人变更这类情况,比如法定代表人的更换,并不会对原劳动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劳动合同应当继续履行。这是因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这个组织,而非具体的法定代表人。用人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会因为法人的变更而改变。 打个比方,如果一家公司原本的法定代表人是A,劳动者与这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后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B,但公司这个组织依然存在,并且继续运营。那么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原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仍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不过,虽然法人变更本身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但如果在法人变更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比如调整工作岗位、薪资待遇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也是合法有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所以,即使用人单位有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的想法,也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并且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法人变更后原劳动合同不会终止,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继续按照原合同履行。但在实际情况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以法人变更为由,试图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或者不合理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等情况,劳动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