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财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打算和对象结婚,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我们想签个婚前财产协议。但我不太确定这样的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会不会到时候签了也白签。所以想问问,婚前财产协议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啊?
展开


婚前财产协议是指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就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财产的归属所作的约定。这种协议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婚前财产协议体现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意思自治就是说,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自由地约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婚前财产协议就是双方对自己财产的一种自由安排。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婚前财产协议的合法性。 不过,要让婚前财产协议真正产生法律效力,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协议的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其次,协议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说,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欺骗或者被强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那么这个协议是可以被撤销的。再者,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协议不能约定限制一方基本人身权利的内容,像限制一方的婚姻自由等。最后,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只要婚前财产协议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和条件,它就是有效的,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者离婚时,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来处理财产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