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书有法律效应吗?
我写了一份承诺书给别人,承诺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件事。现在有点担心,不知道这份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应,如果我没做到,会不会有法律责任。想了解下承诺书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依据是什么。
展开


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判断。承诺书实际上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通俗来讲,民事法律行为就是人们通过表达自己的意愿,想要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行为,比如签合同、立遗嘱等,而承诺书也是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作出承诺的人要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不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等。(二)意思表示真实;也就是承诺是本人自愿作出的,没有受到威胁、欺骗等情况。如果是在别人拿枪指着你让你写承诺书,那肯定就不是真实意思表示。(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例如承诺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那这样的承诺书肯定是无效的。 如果一份承诺书满足上述条件,那么它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作出承诺的人不履行承诺书中的内容,接受承诺的一方就有权依据承诺书和相关法律规定,要求承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要求承诺人继续履行承诺,或者赔偿因为不履行承诺而造成的损失等。相反,如果承诺书不满足上述有效条件中的任何一条,那它在法律上就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