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小价值盗窃是否会累计?


在法律层面,连续小价值盗窃通常是会累计计算的。下面我们详细来解释这个问题。首先,从法律概念上看,多次盗窃行为在认定犯罪以及量刑时是有特殊规定的。所谓多次盗窃,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无论每次盗窃的财物价值大小。这种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多次盗窃行为反映出行为人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多次盗窃”就涵盖了连续小价值盗窃这种情况。 对于连续小价值盗窃累计的价值,在司法实践中是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如果累计盗窃的数额达到了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会按照盗窃罪来定罪处罚。例如,某地规定盗窃数额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若某人多次小价值盗窃,累计金额达到了这个标准,就可能被认定为盗窃罪。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内容。该解释规定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同时,对于盗窃数额的认定,要根据被盗财物的有效价格证明来确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这就为司法机关在处理连续小价值盗窃案件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确保能够准确地认定犯罪事实和量刑。 所以,连续小价值盗窃不仅会累计计算,而且这种行为一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这也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每次盗窃的财物价值小就心存侥幸,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