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产是否归监护人?
我家里有个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亲戚去世了,留下了一些遗产。现在他的监护人觉得这些遗产应该归自己,可我觉得不太对。我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来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产是不是就归监护人所有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像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都属于这一类。而监护人,就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在我国,遗产继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也就是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产继承顺序是,先看有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如果有,就按协议来处理遗产;没有的话,再看有没有遗嘱,有遗嘱就按遗嘱继承;既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也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
法定继承的顺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中有规定,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而监护人并不在法定的遗产继承顺序里,除非监护人同时也是法定继承人之一,比如监护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所以,一般情况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产不归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是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而不是将被监护人的遗产据为己有。如果 监护人擅自占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遗产,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法定继承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