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服务期限离职该怎么赔钱?


在探讨未到服务期限离职如何赔钱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服务期的概念。服务期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因享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必须为用人单位工作的期限。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更直观地理解赔偿的计算方式。假设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了10万元的专项培训费用,约定的服务期是5年。那么每年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就是10万÷5 = 2万元。如果劳动者在工作2年后想要离职,此时服务期尚未履行的部分是3年,那么劳动者需要支付给用人单位的违约金就是2万×3 = 6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必须以存在专项培训费用为前提。如果用人单位并没有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仅仅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服务期和违约金,那么这样的约定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无需支付违约金。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这意味着,即使劳动者处于服务期内,用人单位也应该按照合理的工资调整机制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 如果在赔偿问题上,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产生了争议,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