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是否有效?
我家里有个亲戚是精神病人,最近发现他和配偶去办了协议离婚。我们都很担心这个离婚是否有效,毕竟他精神状态不好,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离婚的意义和后果。想了解下在法律上,精神病人办理的协议离婚到底有没有效呢?
展开


在探讨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是否有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概念。精神病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这类人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完全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是只能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里强调的是“自愿”,意味着双方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对于精神病人,尤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无法正确表达自己是否愿意离婚的真实想法,所以不具备协议离婚的主体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也进一步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要求撤销其监护资格,并依法指定新的监护人;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这表明,对于精神病人的离婚问题,通常应通过诉讼程序,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而不是协议离婚。 所以,一般情况下,精神病人办理协议离婚是无效的。因为协议离婚要求双方均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自主、真实地表达离婚意愿。而精神病人由于其精神状态的特殊性,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如果已经办理了协议离婚,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认定该离婚协议无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