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里的专项附加扣除有什么作用?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简单来说,就是在计算你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时,除了减去规定的基本费用扣除标准外,还能额外扣除一些特定的支出。这就可以让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变少,从而少交一部分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下面分别来说说不同扣除项目的作用:
子女教育方面,如果家里有孩子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每个孩子每月可以按照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这意味着你每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减少1000元,假如你适用10%的税率,那每个月就能少交100元的税。
继续教育里,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有400元的扣除额度,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这样可以鼓励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经济上也给予一定的支持。
大病医疗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这对于遭遇重大疾病的家庭来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负担。
住房贷款利息方面,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住房租金根据不同城市,分别按每月1500元、1100元、800元的标准扣除。这两项扣除能缓解人们在住房方面的经济压力。
赡养老人,如果是独生子女,每月按标准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则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这有助于减轻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总之,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既考虑了个人和家庭的实际负担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