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具体保障了老年人哪些权益?
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我想了解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能保障老人哪些权益。老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赡养、医疗、社会优待等方面,这部法律在这些方面都有哪些规定呢?我想多了解点,以便更好地维护老人的权益。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专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看看它保障了老年人哪些权益。 在家庭赡养与扶养方面,该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也就是说,子女等赡养人不仅要给老人提供生活费用,还要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比如,定期看望老人,陪他们聊天等。 在社会保障方面,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同时,国家建立和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这意味着老人在退休后能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来维持生活,生病时也能通过医保报销部分费用,减轻医疗负担。 在社会服务方面,法律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这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和选择。 在社会优待方面,该法规定,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园等场所,还能在就医、旅游等方面享受优先和优惠待遇。这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 此外,法律还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财产权益等。比如,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同时,老年人对自己的财产有处分权,子女等不得侵占、抢夺老年人的财产。总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方位地保障了老年人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