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怎样规定的?

家里有老人,想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具体都有哪些规定,老人享有哪些权益,我们作为子女要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保障老人的权益,法律对于侵害老人权益的行为有什么惩罚措施呢?
展开 view-more
  • #老年权益
  • #赡养义务
  • #社会保障
  • #社会服务
  • #法律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历经多次修订。 从家庭赡养与扶养方面来看,它明确规定了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比如,子女要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费用,保证老人吃饱穿暖,定期看望老人,给予他们精神关怀。法律依据是该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医疗待遇和其他待遇应当得到保障,有关机构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拖欠或者挪用。法律依据是该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二十九条,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 关于社会服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法律依据是该法第三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 此外,对于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该法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